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chǎn)網(wǎng)!

礦井突水事故處理

作者:佚名 2010-06-02 08:48985 來源:不詳
一、礦井突水征兆 1.與承壓水有關斷層水突水征兆 (1)工作面頂板來壓、掉渣、冒頂、支架傾倒或斷柱現(xiàn)象。 (2)底軟膨脹、底鼓張裂。 (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較常見的征兆。 (4)采場或巷道內瓦斯量顯著增大。這是因裂隙溝通增多所致。 2.沖積層水突水征兆 (1)突水部位巖層發(fā)潮、滴水、且逐漸增大,仔細觀察可發(fā)現(xiàn)水中有少量細砂。 (2)發(fā)生局部冒頂,水量突增并出現(xiàn)流砂,流砂常呈間歇性,水色時清時混,總的趨勢是水量砂量增加,直到流砂大量涌出。 (3)發(fā)生大量潰水、潰砂,這種現(xiàn)象可能影響至地表,導致地表出現(xiàn)塌陷坑。 3.老空水突水征兆 (1)煤層發(fā)潮、色暗無光。 (2)煤層“掛汗”。 (3)采掘面、煤層和巖層內溫度低,“發(fā)涼”。 (4)在采掘面內若在煤壁、巖層內聽到“吱吱”的水呼聲時,表明因水壓大,水向裂隙中擠發(fā)出的響聲,說明離水體不遠了,有突水危險。 (5)老空水呈紅色,含有鐵,水面泛油花和臭雞蛋味,口嘗時發(fā)澀;若水甜且清,則是“流砂”水或斷層水。 二 、礦井突水的應急措施 遇到礦井突水時,可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l)發(fā)現(xiàn)有人被堵井下時,各級領導應首先制定營救措施。 (2)立即通知泵房人員加大排水力度,將水倉水位降到最低程度,爭取較長的緩沖時間。 (3)檢查所有排水設施和輸電線路,了解水倉現(xiàn)有容量,派人清挖水溝。 (4)水文地質人員應測量涌水地點涌水量大小及其變化,記錄圍巖及巷道破壞變形狀況,察看觀測孔(水井)水位和泉、河、地表水體的變化,分析判斷突水來源和最大突水量,以及突水發(fā)展趨勢,為防止淹井采取必要措施提供依據(jù)。 (5)檢查防水閘門關閉是否靈活、嚴密,并清除淤渣,拆除短軌和架空線,派專人看守,待命關閉。 (6)在查明地面水體與突水有關聯(lián)時,應迅速派人進行堵塞,減少補給量。 (7)當排水能力負擔不了涌水量時,可因地制宜,采取將涌水引入下山巷道、筑壩蓄水、關閉防水閘門,以延長緩沖時間,爭取時間增加排水設備,保住礦井。 (8)當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阻擋淹井時,井下人員應迅速向安全撤退,安全出井。 三、水災處理的一般原則 (1)必須了解突水的地點、性質,估計突出水量、靜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響范圍、補給水源及有影響的地面水體。 (2)掌握災區(qū)范圍,如事故前人員分布、礦井中有生存條件的地點、進入該地點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組織搶救。 (3)按涌水量組織強排,發(fā)動群眾堵塞地面補給水源,排除有影響的地表水,必要時可采用灌漿堵水。 (4)加強排水和搶救中的通風,切斷災區(qū)電源,防止一切火源,防止沼氣和其它有害氣體積聚。 (5)排水后偵察、搶險中,要防止冒頂和二次突水。 (6)搬運和搶救人員,要防止突然改變傷員已適應的環(huán)境和生存條件,以造成傷亡。 四、礦山救護隊處理透水事故的行動要點 (1)接到事故電話后,迅速趕到事故礦井,弄清突水情況和災區(qū)范圍,克服畏難情緒,參加制定搶救方案。 (2)根據(jù)井下水位及涌水量,利用一切可能進入的通道,迅速引出災區(qū)避難人員。 (3)救護隊員必須按進入災區(qū)的有關規(guī)定帶齊裝備,進入避難人員躲避地點時,不經(jīng)檢查并確認無危險時,不得脫掉呼吸器。人員必須通過局部積水巷道時,在積水位不高、距離不長的情況下,應選擇熟悉水性的隊員配戴呼吸器通過。 (4)避難人員被水、砂、泥堵在巷道內難以接近時,應利用一切可能條件如打鉆孔、利用壓風管、掘小斷面巷道等向災區(qū)供風、輸送飲料、食品,并設法接近他們。避難人員地點低于外部水位時,不能采用打鉆的辦法,以免獨頭泄壓,水位上升,淹沒避難地點。 (5)禁止由下往上進入突水點或被水、砂、泥堵塞的小眼、上山,防止二次突水或突泥砂。在清理斜巷中淤泥、煤矸時,要打防護墻,防止泥砂積水突然沖下。 (6)在尋找避難人員時,應細心觀察,注意有規(guī)律的敲擊聲,這是避難人員發(fā)出的求援信號,也可利用有規(guī)律地敲擊巷道、煤巖壁的方法去找尋避難人員。 (7)組織排水時,應切斷電源,加強通風,排除沼氣和其它有害氣體,并隨時檢查有害氣體,防止火源產(chǎn)生。當排水接近硐室或車場時,要防止沼氣和其它有害氣體突然涌出。 (8)搶救人員通過淤泥、積砂的巷道時,應鋪設木板,在木板上行進,以防止人員陷入泥砂中。 五、搶救長期被困在井下的避難人員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避難地點發(fā)現(xiàn)避難人員時,禁止用頭燈光束直接照射避難人員的眼睛,以避免在強光刺射下瞳孔急劇收縮,造成失明。 (2)發(fā)現(xiàn)避難人員時,不可立即抬運出井,應注意保護體溫,抬到安全地點,并在救護隊的保護下,派醫(yī)生對其進行檢查,給予必要的治療(如包扎、輸液、注射等), 等避難人員情緒穩(wěn)定后,在醫(yī)生指導下,送到醫(yī)院特設的病房,給子特別護理,使其逐步適應新的環(huán)境,恢復健康。在治療初期,應避免避難人員的親屬探望,以免影響避難人員的康復或造成生命危險。 (3)在避難人員長期不進食的情況下,不能吃硬食和過量食物,以免發(fā)生意外。 (4)救護隊到達避難人員躲避地點時,在檢查后確認躲避處無火源和其它危害時,可打開氧氣瓶放氧,使空氣中含氧量增加。 (5)在搬運避難人員時,要輕抬輕放,保持平衡,避免震動,并嚴密注意受傷人員的傷情變化。 六、礦井水災時期井下避難人員生存條件的分析 1. 避難地點是否存在空氣的分析 (1)當避難地點比外部水位的標高高時,如無特殊情況,避難地點肯定有空氣存在。 (2)當避難地點比外部水位的標高低時,避難地點有無空氣存在。 2. 避難地點空氣質量分析
可根據(jù)避難人員在靜臥待救條件下的耗氧量和推測出的避難空間容積,推算出避難空間在氧氣消耗到生存下限時可以生存的時間。 七、恢復被淹礦井的方法及安全措施

1.排除積水的方法 (1)直接排干法。 (2)先堵后排。 2.排水恢復期的安全措施 (1)保持通風良好,經(jīng)常檢查氣體含量。 (2)嚴禁在井筒內或井口附近使用明火燈或其它火源,以防止井下瓦斯突然大量涌出時引起瓦斯爆炸。 (3)在井筒內安裝排水管或進行其它工作的人員都必須佩帶安全帶和自救器。 (4)在修復井巷時,應特別注意防止發(fā)生冒頂與墜井事故。 關鍵詞:礦井事故處理
上一篇:井下防治水
下一篇:礦井防治水

煤礦安全網(wǎng)(http://getpedicuristjobs.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chǎn)網(wǎng)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wǎng)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