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非就是孩子考上名牌大學了嘛,看把他燒包的!”這些天,我的耳邊經(jīng)常會聽到鄉(xiāng)鄰們這樣一..." />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chǎn)網(wǎng)!

家鄉(xiāng)土話“燒包”與中元節(jié)的淵源

作者:馬關鎖 2016-08-15 23:10 來源:煤礦安全網(wǎng)

家鄉(xiāng)土話“燒包”與中元節(jié)的淵源

“無非就是孩子考上名牌大學了嘛,看把他燒包的!”這些天,我的耳邊經(jīng)常會聽到鄉(xiāng)鄰們這樣一些議論。這些話里的“燒包”,是什么意思呢?據(jù)我的揣測,大概是手里、家里有點錢或有點好東西、好消息,禁不住要到處向人炫耀的意思吧。類似于說某人趾高氣揚、得意洋洋、得瑟、顯擺等。那么,“燒包”又怎么會跟中元節(jié)扯上關系呢?

隨著中元節(jié)的臨近,我在網(wǎng)上對這個今天已完全淡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進行了搜索查詢,在通過對家鄉(xiāng)文化習俗的比對分析,原來“燒包”還真與中元節(jié)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淵源呢!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也稱“中元節(jié)”、“鬼節(jié)”。 據(jù)說,中元節(jié)源于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為追薦祖先舉行的“盂蘭盆會”?!洞蟛亟?jīng)》中記載著一段目蓮救母的故事。說是佛陀弟子中有個名叫目蓮的尊者,法力宏大。當他用神眼看到其母死后墮落餓鬼道中,過著吃不飽的生活,便送食物給他的母親。但其母貪念不改,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咽。目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jié)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梢詰{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

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在中國,《佛說盂蘭盆經(jīng)》在西晉時由竺法護譯出,因強調(diào)借由供養(yǎng)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yǎng)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tǒng)相符,因此中國歷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到了宋朝時,儒、釋、道合流日趨明顯。民間流傳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并將佛教的盂蘭盆會與道教"中元地官節(jié)"相結(jié)合,而流行道士誦經(jīng)普度眾鬼,期使獲得地官赦罪,獲得解脫。中元節(jié)遂與中國傳統(tǒng)的祖先鬼魂崇拜相融和,變成“祭鬼”,亦即為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餓鬼。七月十五成為節(jié)日,顯然是受佛道的影響而成,不過也有一定的民間習俗為基礎。唐人戎昱《開元觀陪杜大夫中元日觀樂》有句:“今朝歡稱玉京天,況值吳東俗理年。”所謂“理年”,有理莊稼年成之意。中國古代有秋成向祖先薦新的禮俗,佛道宣揚超度亡靈,恰好和民間觀念結(jié)合,是七月十五成為祭祖的日子。十五日供養(yǎng)祖先素食,天亮,沿門叫賣祭米飯,“亦告成之意”?!稓q時雜記》對使用“麻谷”也有說明:“取麻谷長本者,維之幾案四角。”并說祭父母祖先,用瓜果、楝葉、生花、花盆、米食?!稓q時廣記》引《錢狀元家范》還記載了燒素食之俗:“近世以七月十五日為燒衣節(jié),蓋本浮屠之說,不足依據(jù),然佛老宮詞,所在有之,亦祖考平生游思更衣之地,因設素食于此燒之,理亦可行。”“富人家祀,先用麻秸奠酒為誠,買紙錢冥衣燒化于墳,謂之‘送寒衣’。仍以新土覆墓。”送衣食、告秋成均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祀告是七月十五日的民俗主題,便反映了百姓的觀念。明清時代中元節(jié)麻谷的作用突出。“十五日農(nóng)人掛紙錢于田畔,謂之掛地頭錢,取麻谷置于庭間并門側(cè),至晚送于墓祭所。”、“中元樹麻谷子門左右,祭墓,曰麻谷祭。”反映出麻谷有兩大用處,一是懸麻谷,二是祭墓。麻谷是秋成告祖之物,也是告神之物。同治山西《講當?shù)亍?ldquo;搏面肖麻谷、人物各形,競祀田祖,并上冢焚紙祀先”。這些都是秋報的反映。燒衣、燒錢紙也是明清中元節(jié)的一種習俗。十五日“人家則用彩色紙糊為冠履衣裾,剪制金銀為首飾帶錠之類,備牲禮祀祖先畢焚之”。“中元節(jié)祖考齋宴薦獻于家,焚金銀紙錠于門,俗稱鬼節(jié)。”中元節(jié)一般是半個月。為什么呢?據(jù)說,每年農(nóng)歷的七月初一日子時,是陰曹地府鬼門關開啟的日子,七月十五日晚上亥時為止,鬼門關就會關閉。這段時間,新老亡人被閻王釋放出來,都要回家看看。三年內(nèi)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別祭奠。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人們無論貧富都要備下比往常更豐富美味的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又叫“送亡人”。一家人進餐前,誰也不能先去嘗剛出爐的菜,必須先敬供祖先后才可以吃。敬供的供品有美味的菜、可口的米飯和醇香的酒等。敬供是口里還念念有詞,要把所有的已故先人都“請”來享受供品。即使這一天后孫門不在家吃飯,到了晚上也必須回來擺放供品,燒香紙給祖先,這正是驗證了當?shù)?ldquo;什么事都能忘,就是不能忘了祖宗”這一俗語。在這一天,如果有哪家沒有祭祀祖先,將被視為不孝,丟祖宗的臉,會遭人們的嫌棄。人們在給祖先上香時,也有一定的講究,通常都是雙手敬上,以示祖先在上。中元節(jié)祭祀祖先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就是燒冥紙,即燒袱包。袱包外層很有講究,每包袱包是燒給哪位祖先,由哪個后人燒寄都寫得清清楚楚。人們認為,人死只不過是換個空間生活罷了,腐爛的是肉體,而靈魂尚存。所以,已故的祖先們又匯聚在另一空間,該空間與人間一樣,人間有的,那里也有。冥紙就相當于現(xiàn)實中的人民幣,它是祖先們用以購買物品的貨幣。人們在袱包上寫清楚名字是免于祖先們領取紙錢而造成混淆。人們祭祀祖先,是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是原始祖先崇拜的體現(xiàn)。清乾隆年間方志記載:“俗謂祖考魂歸,咸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沙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異曲同工。出于對祖先的敬畏,人們放供品,燒紙錢,只有對祖先照顧好了,祖先們才會顯現(xiàn)在天之靈,降福人間,保佑子孫后代平平安安。這就是家鄉(xiāng)土話“燒包”的由來。至于原本褒義的“燒包”變成今天炫耀、得瑟、顯擺等貶義的原因,我想大概是因為某些鬼魂領到的袱包后到別的鬼魂面前得瑟、顯擺形成的吧?不過,人鬼殊途,陰陽相隔,這陰間的流行詞又是怎樣傳到人間來的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在20世紀上葉,中元節(jié)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xiāng)村中元節(jié)俗的首要內(nèi)容??箲?zhàn)勝利后,有些規(guī)模較大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zhàn)陣亡將士”英靈。20世紀50年代,中元節(jié)依然熱鬧。但后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文革”時期,除了清明節(jié),所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被取締,中元節(jié)也沒能幸免。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傳統(tǒng)節(jié)日逐步回歸,但中元節(jié)卻被冷落了。2010年5月18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申報的“中元節(jié)”入選,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中元節(jié)“燒包”的習俗大致如下:

首先是供奉。七月初,把寫有先人名號的祖宗牌掛在家中墻上,牌位下邊的桌上擺放金山、銀山、鮮花、香花、麥芽、盤香、蠟燭等擺設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鮮飯食供奉,供奉時需要先凈手作揖上香,供飯完后需要燒化紙錢。其次是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區(qū)別主要是封皮上有無沙衣和路票,沙衣相當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當于過路的介紹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沒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新亡人,花包則用于老先人。第三為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nèi)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shù)、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雖是一項簡單工作,但由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生疏和不了解,許多人根本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后人之間的關系,然后才按規(guī)定的稱呼寫包。封皮路票上的文字大概為以下內(nèi)容:“元始符命,時刻升遷,北都寒池,部衛(wèi)形魂,制魔保舉。度品南宮。死魂受煉,仙化成人,生生受度,劫劫長存。隨劫輪轉(zhuǎn),與天齊年,永度三途,五苦八難,超凌三界,逍遙上清。”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nèi)容,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邊“封”字前空白處填上包的封數(shù),一包為一封,一馱是二封,按寫給某先人的包總封數(shù)填寫。如果是白包,則“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勝會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為對新亡人需要燒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燒包填寫內(nèi)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讓燒包的人根據(jù)情況填寫。寫七七白包時,空白處一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一周年包,空白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周年包,空白處寫“大祥化財之期”,燒三周年包,空白處寫“除服化財之期”。后面再寫上“虔備冥資成x封(中元節(jié)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并打包成多少封)。”第二列寫“上奉xxx (恭敬地奉送給)”等文字。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第三列寫“x故xxx收用(已經(jīng)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等文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如果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后是寫先人的稱呼和姓名,不同關系不同輩分的寫法不同。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妣,直接寫明關系就行;其三是寫姓名和性別,并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后二“某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后“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jù)外家之姓稱某氏);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別之后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后寫“名下”即可。“收用”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第四列在“孝”字之后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系(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一樣比較復雜,不同關系、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如“孝XXX祀(陽世孝人XXXX祭奠)”第五列的寫法比較簡單,把具體燒包那天的農(nóng)歷年月日寫清楚就行。如“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農(nóng)歷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補充一點,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處寫上一較明顯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經(jīng)送包人打上封條,非收包人不得拆開,這個“封”字本來是用印章蓋的,但一般人家都沒有印章就用毛筆或軟筆寫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煩了。最后為燒包:就是在七月十四、五晚上將封好的包燒化送給先人。關于燒包也是有規(guī)則的,不是隨便就拿去燒。燒包的步驟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寫好的包按兩封為一馱先用細繩捆好以便托運;其次喂馬,就是對承擔托運任務的紙馬進行喂料,即找些糧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馬匹的地方讓其吃飽;第三是供馬夫,就是請趕馬的紙人們吃飯,同時還燒紙錢給他們作趕馬費用;第四是上馱子,就是將已捆好的包抬上馬背,實際是將紙馬夾捆好的兩包中間;第五是畫燒包圈,就是用白灰在準備燒包的地方(一般是門口院內(nèi))畫一個有出口的圓圈,直徑約一米,出口對著大路方向;第六是插引路香,就是燒一把燃香沿燒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間順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燈指引馬隊出發(fā);第七是砌包,就是將需要燒的包在燒包圈內(nèi)堆放成有一定空間的形狀(一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燒焚化。第八是燒包,就是對堆砌好的包用紙錢點燃焚化,邊燒邊念先人的名字請他們各人來認領自己的錢。在焚化到中途的時候,順便將家里供奉的那些金山銀山、香花、紙花等供品燒掉,同時在燒包圈外另燒一些散紙錢,邊燒邊念請那些無人侍奉的孤魂野鬼們來領用。

江河湖海沿岸的有些地方,有放河燈的習俗。所謂河燈,也稱“荷花燈”,因為這種燈的底座是用紙、木做成蓮花瓣形的(也有直接以荷葉作底座的),故而稱之。一般說來,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叫河燈,南方有些地方也叫江燈;稱做“水燈”則是指這種燈放在水中,是泛稱。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浮泛。放河燈的目的,按佛教的解釋是普渡。按迷信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溺水的冤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放河燈是一種宗教儀式,目的是‘渡出冥孤獨之魂’,也是一種驅(qū)鬼活動。它以齋孤、普渡的形式,使孤魂野鬼有一種安慰,以免擾亂活人,保證祭祖的正常進行。”現(xiàn)代女作家蕭紅在《呼蘭河傳》中指出:“中元節(jié)是一個鬼節(jié),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脫身,在地獄里邊很痛苦,想托身又找不著路。若是一個死鬼托著一個河燈,就可以托生了。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之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河燈這件事是件善事??梢娀钪恼司觽?,對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忘記。”在民間,關于中元節(jié)有這么句俗話,“七月半,鬼亂竄”,這里的“鬼”就是指死者的靈魂。在中元節(jié)這天,民間還有“撒水飯”的習俗,就是人們除了在家里祭祀祖先外,人們還要在路邊倒下飯菜,并燒紙錢,這里的祭祀就是為孤魂野鬼準備的,讓孤魂野鬼在這天也有所食,以免擾亂活人。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中元節(jié)是陰間的元宵節(jié)。人們認為,陽間人們可以在上元節(jié)張燈結(jié)彩慶元宵,中元節(jié)是鬼節(jié),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jié)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里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里。詩人張雨有《西湖放燈》一詩,所記當日西湖放燈之舉已經(jīng)頗盛:“共泛蘭州燈火鬧,不知風露濕青冥。如今池底休鋪錦,此夕槎頭直掛星。爛若金蓮今夜炬,空于云母隔秋屏。卻憐牛諸清狂甚,若欲燃犀走百靈。”元代,放河燈的節(jié)俗活動遍及南北各地。劉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記京都此俗:“七月十五日諸寺建盂蘭盆會,夜于水次放燈,曰放河燈。”田汝成記杭州此俗:“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jié),俗傳地官赦罪之辰,人家多持齋誦經(jīng),薦奠祖考,攝孤盤斛,屠門罷市。僧家建盂蘭盆會,放燈西湖及塔上、河中,謂之‘照冥’。”隨著燃放河燈習俗的發(fā)展,其中的信仰成份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與日俱增的游樂玩賞。清代京都的放燈習俗之盛遠遠超過了劉侗、于奕正所記的時代,以前的拯孤照冥的意味幾乎消失殆盡,而爭奇斗巧、娛樂升平倒是爬上了枝頭。“每歲中元建盂蘭道場,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燈,使小內(nèi)監(jiān)持荷燈燃獨其中,羅列兩岸,以數(shù)千記。又用琉璃作荷花燈數(shù)千盞,隨波上下。中流駕龍舟,奏梵樂,作禪誦,自瀛臺南過金鰲玉煉橋,繞萬歲山至五龍亭而回。河漢微涼,秋蟾正潔至今傳為勝事。”今天的江西、江蘇等地仍流傳著燃放蓮花燈的節(jié)俗,這種傳統(tǒng)習俗與當代都市元素相結(jié)合,構成了當?shù)匾坏懒聋惖娘L景線。

從以上豐繁的中元節(jié)俗活動來看,中元節(jié)的各種習俗都蘊含著無比豐富的文化內(nèi)容,把我國的本土文化、文化孝思和原始宗教信仰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元節(jié)已經(jīng)深深地扎進了華夏人民的生活當中,成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它里面存放的是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追求信仰。它是我們研究中國原始宗教和孝文化的活生生的參考書,它是我們了解先民生活的綠色通道。(晉能集團四通煤業(yè) 馬關鎖)

煤礦安全網(wǎng)(http://getpedicuristjobs.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chǎn)網(wǎng)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wǎng)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