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 那山 那路
十一小長假跟著任先生回了趟老家,老家的路剛被重新翻修過,新鋪的柏油路面泛著黑色的油光蜿蜒綿長,活像一條巨蟒盤踞在兩座大山中間。他開著車,我看著眼前老家新修的路,和著窗外的習習涼風,心中的親切感不免一涌而起。
任先生的老家在榆林米脂的一個小山村里,那里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因此地形多是以丘陵溝壑為主,平川于連綿環(huán)繞的“群山”中零星點綴。老家的人們習慣性說老家的丘陵溝壑是一座座的“山”,可是真正意義上這不可稱為“山”,因為它的高度還遠達不到作為山的標準,但是約定俗成的事情,我們也大可不必太較真。反倒在我看來,豪邁大氣的家鄉(xiāng)人兒們是襯得起“山”這樣的名字的,因為正是有了大山這樣雄偉壯闊的生長環(huán)境,所以才養(yǎng)育出來了一個個頂天立地、豪邁豁達的好后生們。
任先生跟我講起他的小時候,那時候老家的硬件條件很差,每個村子里都只有一條寬約1米5的“土公路”,但由于它能連接一條溝壑里的所有村子,更重要的是,它是唯一一條通往外界的路,所以老家的人們就給它起了個親切的名字叫“村村通”??墒沁@“村村通”嘛,脾氣卻是很大。天晴時,這條路上的土會被過往的車和人碾成粉末,大風一吹,路上的行人就瞬間失了蹤影,即興表演“隱身術”,但是一到下雨天,這條路就又換了另一副樣子,整個水和泥、泥和水地讓人沒個下腳的地方。碰上個節(jié)日走親戚,這樣的路就真的淋漓盡致地上演了一場“愛也不是,恨也不是”的劇目,因為它的方便能讓去親戚家的路更好走更近,但同樣也因為它的條件不足,讓精心打扮的婆姨們白白浪費了一場心思。任先生的老家就在這條路的邊上,勤勞的公婆也于他小時候便看準了這地理優(yōu)勢,開辦了他們那唯一的一家小賣部,這小賣部雖小,貨品卻很是豐富,日用百貨、煙酒副食應有盡有,不僅給附近的村民們提供日常所需,也給過路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歇腳喝水的地方。任先生說那時候,婆婆每天早上都會早早燒好三壺水放在小賣部,但凡有趕路人過來討水喝,她就會給滿滿倒上一碗讓人家解渴,晾水的功夫也正好歇歇腳,多是趕路人不好意思,總是會捎帶著買點什么以回饋婆婆。由于公婆的樸實善良和熱情好客,他們家小賣部的生意越來越好,家族聲望也越來越高,在他少時,他們家也算得上他們那的“大戶人家”了。
在任先生的成長歲月中,老家的路被翻修了多次,但由于地形的復雜和施工的困難,每一次翻修總是過不了幾年就還是回到了老樣子,這讓老家的人們很是頭疼。今年夏末,老家的路又被重新翻修了,但是據(jù)公公說這次的翻修政府特別重視,中標的施工方很有實力,光是墊層就鋪了好幾層,路面養(yǎng)護就養(yǎng)護了好些天,不僅拓寬了路面,路邊還做了排水溝,現(xiàn)在新修的路啊,開闊平坦,老家的人們呀,一個個都稱贊政府好,共產(chǎn)黨好!公公還說,在翻修這條路的時候,村子里好些人都去免費幫忙了,男人們給幫著拉料上料,女人們則燒水送飯,大家就像在凝心聚力地做一項什么偉大事業(yè)一樣充滿勁頭。這其中當然少不了公婆,每次晚上打電話的時候,他們就說今天干了什么活,身體特別累,我和任先生每每勸他們第二天不要去了,他們總說好,可是等到了第二天,他們還是閑不住。我心里是知道的,他們是高興呀,只有路修好了,家鄉(xiāng)的黃小米和山地蘋果才會吸引更多的采購商過來,家鄉(xiāng)才會越來越富,人們的日子才會越過越紅火,游子們的回家路才會越來越近。
那天傍晚,我和任先生坐在小賣部門口跟村里的幾個老人家閑聊,聊著關于這條路幾十年滄海滄田的變化,聊著這條溝壑里一年年的今非昔比······末了,三爺爺長舒一口氣,感嘆道“還是共產(chǎn)黨好呀,沒有這共產(chǎn)黨,哪里有現(xiàn)在的日子呀,你們這一輩可是趕上好時候了”,我笑一笑,這樣的話我聽了很多很多次,也聽了很多很多人說,我明白,只有經(jīng)歷過艱苦,體會到現(xiàn)在甜蜜的人才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蛟S在若干年后,我也會看著那時老家的新貌,對我的孫子這樣說。不對,我一會就要給我的女兒說,說那人那山那路,還有共產(chǎn)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