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夏天迎來秋色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不經(jīng)意間,在一場接著一場的淅瀝小雨中,就要和這個夏天告別了。告別夏天,意味著告別烈日下冰飲的暢快;告別剖瓜爽目的清涼;告別空調送風的愜意;告別樹影細密的斑駁;告別雨后飛虹的乍現(xiàn);告別街邊瓜果飄香的彌漫……傍晚的微光比以往來得更早了,沉淀出一片寂靜,飛鳥掠過開闊的水面,沖進黃昏淡紫色的鏡天。
當然,這個告別不是在一瞬間完成的,而是以難以察覺的慢節(jié)奏逐步完成的,讓人有些不舍,也許這個夏天太過于美好了吧。
“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習習重凄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初秋時節(jié),最適合馬路邊散步,樹上的蟬,正趁著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地高聲歌唱,園子里一片蟬叫聲。蟬的叫聲好像就在身邊可是你無法找到它們,當你到它跟前的時候,它好像知道你來了,鳴叫聲立即停止了。這一切景象,都幻化在詩人楊萬里的“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無聲”成為了難得的經(jīng)典。
光陰桂苒,歲月如梭,夏去秋來,天高氣朗,秋水澄清,秋露晶瑩,窗外的蟲鳴鳥叫和秋風吹過,天地間一切歸于寧靜,讓人內心感到平和。
人間忽晚,山河已秋。
告別夏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心情如同氣溫一樣開始降落了,仿佛生命也開始逐漸緩慢下來,進入一個沉淀期,這種由熱轉涼的變化作用于人們的內心,常常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失落感。
宋淳熙年間,已過不惑之年的辛棄疾自感“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于是做好了歸隱的準備,便在自己任職的上饒建園林式莊園,安置家人定居,他將莊園取名”稼軒”自號“稼軒居士”不久他被彈劾罷官,于是辛棄疾回到上饒,開始他中年以后的閑居生活。
辛棄疾在帶湖居往期間,帶到博山游覽。博山風景優(yōu)美,他卻無心賞玩,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題了這首詞《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詞人所憂的是家國之愁,但卻無法明說,只好如以“天涼好千秋’來渲染自己的苦想憂悶。
當然,面對夏天的逝去,初秋的到來,并不是每個人都感到愁苦感傷。秋日天高氣爽晴空萬里,也激發(fā)我的詩情飛向萬里晴空。
秋天到了,山明水凈,樹葉由綠轉化淺黃色,其中卻有幾岸樹葉呈紅色,在淺黃色中格外顯眼。登上高樓,四望清秋入骨,才不會像春色那樣使人發(fā)狂。
這兩首詩其一贊秋氣,其二寫秋聲,贊美氣之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表現(xiàn)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
花瓣就這樣落下,預告秋天要來了,那些往事一片片,一篇篇,隨風輕輕遠航,再次回憶你的臉,表情慢慢淡了……”
陽光正好,微風不躁,何不和家人;走出屋門,遠離城市喧囂,看一看這可人清涼季節(jié),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運行隊:張新義
202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