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業(yè)規(guī)程中必須詳細制定本工作面的綜合防塵措施,畫出本工作面的綜合防塵系統(tǒng)圖,并標出各類防塵設施、設備的相對位置。
二、工作面打眼時必須進行濕式打眼,使排出的煤粉呈糊狀,特殊情況下干打眼必須經礦領導批準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三、放炮時必須使用水炮泥,嚴格水炮泥裝填規(guī)定。
四、放炮前后對工作面30m范圍內巷道周邊進行沖洗。裝煤(巖)時,必須進行灑水濕潤煤(巖)。
五、各轉載點必須有完好的噴霧灑水裝置,位置要固定,使用正常。
六、炮掘工作面要在距迎頭30m內安設放炮自動噴霧或風水聯(lián)動噴霧裝置,放炮時開啟使用,自動噴霧時間不得小于10min;距掘進面50-100m內再安裝一道凈化水幕;
七、巷道內按規(guī)定鋪設防塵灑水管路,吊掛平直,接頭嚴密無漏水,每5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和管接頭,并配備25m軟管。
八、定期沖刷積塵。巷道做到每周沖洗一次,工作面30m范圍要班班沖洗。 第六節(jié) 運輸及其它巷道綜合防塵管理制度一、皮帶巷、掘進巷、回采工作面皮帶順槽,必須按《綜合防塵管理制度》要求鋪設防塵灑水管路,吊掛平直,接頭嚴密不漏水,并按要求設置“三通閥門”和管接頭,每個接頭配備25m軟管。
二、礦井主要進風大巷,工作面進、回風巷必須安設凈化水幕。各道水幕水壓不低于3MPa,每個噴頭流量不小于2L/min,噴頭之間間距不得大于500mm,水幕應能封閉巷道全斷面,靈敏可靠,使用正常。
三、運輸巷道的所有轉、裝、卸載點噴霧水壓不低于3MPa,每個噴頭流量不得少于2 L/min,各轉載點噴霧不少于3個噴頭。
四、定期沖洗積塵。主要軌道運輸巷每15天至少沖洗一次,主要皮帶巷、皮帶順槽,每周至少沖洗一次。皮帶機頭、機尾硐室附近30m范圍內要班班沖洗,總回風巷每15天至少沖洗一次,個別產塵大的地點也應由責任單位指派專人及時沖洗。
五、井下主要大巷還必須按《煤礦井下粉塵防治規(guī)范》要求,每年至少刷白一次,并有記錄可查。
六、各工作面未及時沖洗巷道,造成積塵的,一處處罰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