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記事之人事變動
作者:劉春章 山東煙臺散文學會微刊編委
一、新老交替
大會議室里,燈火輝煌,人頭攢動,歡聲笑語。對濱海煤礦,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上午九時三十分,市委組織部何部長走向了主席臺。他向大家招招手,示意大家安靜坐下。他清清嗓音:“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宣布如下任命: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原黨總支書記周志華退居二線;礦長趙明輝接任黨總支書記;原技術副礦長崔鳴鶴任礦長!”
命令剛宣布完畢,會場內爆發(fā)出了雷鳴般的掌聲!下面,“請崔礦長發(fā)表履職演說,大家歡迎!”會場又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崔鳴鶴健步走向主席臺,眼睛向臺下掃視一周:“大家好?首先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感謝全礦干部職工對我的支持!”他的聲音宏亮、沉穩(wěn)、有力。
“我們?yōu)I海煤礦從1975年建礦至今,已經度過了二十個春秋。二十年來,在上級黨委和礦黨總支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礦干部職工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奮進,共生產原煤150多萬噸,為促進全市經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我們一定不要忘記:為了給人民提供更多的光和熱,先后有17名礦工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
從今天開始,我們必須告別過去以健康和生命換取煤炭的落后生產方式。走科技興礦,逐步實現采掘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讓科技為企業(yè)發(fā)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我初步設想,分三步走:
第一步:從1995-2000年,初步實現機械化;
第二步:從2000-2010年,實現半自動化、自動化;
第三步:從2010-2025年,實現智能化。
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不懈努力,堅持以科技為引擎,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fā)揮大家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我們的目標已經能夠實現!”
崔鳴鶴的演講,再一次引發(fā)了經久不息的掌聲。會場頓時群情激昂,像翻騰的海洋,一浪高過一浪!從此,濱海煤礦翻開了新的一頁。
二、蝶 變
崔鳴鶴礦長走馬上任的第一步棋,就是告別過去落后的生產方式,堅定地實現采掘機械化作業(yè)。
1995年5月,因工作的需要,我被提拔為礦長助理兼礦長室主任,開始參與礦上重大事項的決策。6月,礦部作出決定:由崔鳴鶴礦長帶隊,帶領技術副礦長李明、機電科長、供應科長和我去鄭州市煤機廠考察工作。
飛機在萬仞高空穿行。透過舷窗,一片片白云被踩在腳下。云朵變幻莫測,時而像萬千白鴿在蒼穹翱翔,時而聚集成一團團棉絮,晶瑩剔透。有的狀如蘑菇云,蓬勃生發(fā),有的像盛開的雪蓮,潔白如玉,還有的像草原上的羊群,在草地上奔走追逐。第一次坐飛機,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美好。我目不轉睛的盯著舷窗外稍瞬即逝的光景,唯恐錯過這良辰美景!
鄭州市不僅是河南省的省會,而且是一個歷史悠久,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貫穿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許多人文地理,歷史景觀,從未見過,真想去一飽眼福!
飛機落地以后,我們沒有時間觀光旅游,而是打的匆匆趕往鄭煤機械廠。銷售副廠長丁民在會客室接待了我們。落座之后,相互做了自我介紹,很快進入了正題。崔鳴鶴礦長首先發(fā)言:“我們是慕名而來。貴廠生產的煤礦機械,遐邇聞名,品質優(yōu)良,信譽服務好,屬于國內名優(yōu)品牌。我們打算訂購一批采掘機械設備,一次訂購金額大約200萬人民幣。丁廠長一聽,非常高興。接著,他詳細地介紹了煤機廠的歷史沿革、發(fā)展、現狀和主要產品及性能!聽完介紹,我們提出要到車間看看。他答應了我們的要求。
到了廠區(qū)一看,高大寬敞的車間,凈明瓦亮,生產流水線作業(yè),井然有序。工人們聚精會神,一絲不茍的打理著自己的產品。我們用兩天的時間,認真細致的考察了從原材料、零部件,到生產工藝、技術流程;從半成品、產成品,到包裝、儲存運輸各個環(huán)節(jié)。從內心覺得該廠從管理到質量都是值得信賴的企業(yè)。
到了第三天上午,進入了簽訂合同階段。經過雙方反復討價還價和榷商,最終確定:購貨總價由原來的205萬元降低到185萬成交!崔鳴鶴礦長代表礦方簽下了這沉甸甸的一筆合同!
回到礦上,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設備陸續(xù)到達煤礦。煤機廠派來了十幾個工程技術人員,幫助我們安裝調試設備,并對操作人員進行了一個月的崗前培訓。
看著一臺臺暫新的設備,工人們個個喜笑顏開,這摸摸,那瞧瞧,像打對面一樣,端詳著每一個部位。經過一個周的調試和試運轉,割煤機、掘進機、皮帶運煤機運轉正常,性能穩(wěn)定良好!
隨著割煤機的轟鳴啟動,就像收割機割麥子一樣容易,堅硬的煤層眨眼間,泛起了層層烏黑锃亮的浪花。用不上2分鐘就可以割下一噸煤!掘進機更是威力無窮,頭部像一個巨大的狼牙棒,電鈕一啟動,高速旋轉的刀口鋒利無比,削鐵如泥,如切豆腐一樣麻利,不一會兒,就掏出一二米深的大洞巷,比神話傳說中的土行孫還要快!那運煤皮帶機像條懸空的巨龍,卷著滾滾的烏金,呼嘯而過,把成百噸的煤炭,輕而易舉的送到了地面??吹竭@些機械設備代替了笨重的人力勞動,高效的生產率提高了企業(yè)的經濟效率,保證了安全生產!工人們激動地手舞足蹈,歡呼雀躍!高興地說:“過去我們是土打土鬧挖煤炭,流血流汗拼命干,一天挖不了幾噸炭;現在是動動手,安安鍵,輕輕松松采煤炭,一天能頂十天半!”
作者介紹:劉春章,山東龍口市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長期從事文秘寫作工作,曾在《大眾日報》《中國檢驗檢疫報》《膠東文學》《煙臺散文》《北海文學》等報刊發(fā)表過多篇作品。退休前,在龍口檢驗檢疫局任副處級干部?,F為龍口海關退休關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煙臺市作協(xié)會員、煙臺市散文學會會員、微刊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