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塵概述(通防專業(yè)教程)
作者:佚名
2010-09-15 23:07
來源:不詳
礦 塵
第一節(jié)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一)粉塵:粉塵是細散狀固體微粒的總稱。
(二)礦塵:礦塵通常指礦井開采過程中能進入礦內(nèi)空氣中的細散狀礦、巖的微粒,懸浮于空氣中的叫浮塵,從空氣中沉降下來的叫落塵。
(三)粒度:礦塵的大小稱粒度,以其平均的橫斷面直徑來量度,單位為mm或μm(微米)。
(四)分散度:各種粒度的塵粒在礦塵總量中所占百分比,稱礦塵的分散度。我國通常將礦塵的粒度分為四級:<2μm; 2μm~5μm;5~10μm和>10μm。礦塵總量中微細顆粒多,所占的比例大時,稱為高分散度的礦塵;反之,如果礦塵中粗大的顆粒多,所占比例大,就叫作低分散度礦塵。礦塵的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愈難捕獲。所以在制定防塵措施時,必須考慮礦塵的分散度。礦井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礦塵,小于5μm的往往占80%左右。濕式作業(yè)情況下,礦塵的總量減少,分散度增加,個別地點小于5μm的塵粒可達90%以上。
浮塵在空氣中飛揚的時間長短與塵粒的重量、大小、形狀和空氣的濕度與流動速度有關。在靜止的空氣中,粒度大于10μm的礦塵,很快就能沉落到巷道的底板上。粒度小1μm的礦塵,要幾小時才能沉落。粒度小于0. 1μm的礦塵,在空氣中的動態(tài)和空氣的分子相似,所以能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表1為不同直徑塵粒在靜止空氣中,從1m高處降落到底板所需時間。
表1塵粒沉降時間
粒度不同,礦塵進入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可能性也不同。只有粒度小于5μm的礦塵,才能進入人的肺部內(nèi),它們是礦進防塵的重點對象。
二、表示礦塵量大小的參數(shù)
(一)礦塵濃度:礦塵濃度是指空氣中所含浮塵的數(shù)量,用兩種指標來量度
1、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浮塵的毫克數(shù),單位為mg/m3,它的測量方法稱質(zhì)量法(過去也叫重量法)。
2、每立方厘米空氣中所含浮塵的粒數(shù),單位為粒/cm3,它的測定方法稱計數(shù)法。
我國規(guī)定的礦塵濃度標準為質(zhì)量法。國外很多國家過去采用計數(shù)法,因其測定復雜和不能很好地反映礦塵的危害性,其中大多數(shù)已改用質(zhì)量法了。但在礦塵的科學研究工作中,有時還要用到計數(shù)法。
(二)比成塵量:為進入大氣中的礦塵質(zhì)量與被破碎的或運載的煤、巖質(zhì)量(或體積)之比,常用單位為mg/t(mg/m3)。
(三)成塵強度:為生產(chǎn)過程中,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的礦塵質(zhì)量,常用單位為mg/min。
煤礦作業(yè)的各個生產(chǎn)過程中都可以產(chǎn)生礦塵。按井下作業(yè)地點分,以采掘工作面的礦塵濃度最高,其次為運輸系統(tǒng)中和各轉載點。
對于同一作業(yè)地點,礦塵的產(chǎn)生量隨生產(chǎn)工序和生產(chǎn)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三、礦塵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
礦塵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與其原生巖礦不同,往往使礦塵的危害性增加,給防塵工作帶來困難。
礦塵的組分含量不同于其原生巖礦,其原因是組成巖礦的各組分的硬度和密度不同,破碎成細散的粉塵時,它的組分含量就會發(fā)生變化。例如,沉落在巷道底板和巷壁的煤塵,其中可燃物一般增大2~3%。浮塵中的灰分,或由于它的密度較大很快下沉而減少,或由于落塵飛揚而增大。
懸浮于空氣中的塵粒能因空氣的電離作用和塵粒之間或塵粒與其它物體碰撞、摩擦、吸附而帶有電荷。塵粒的荷電性與電荷符號篤防塵工作有重要的意義。
煤塵的電荷符號主要決定于煤的變質(zhì)程度、灰分組分長期存在破碎方式,可以帶正電荷,與可能帶負電荷。塵粒帶有相同電荷時,互相排斥,不易凝聚下沉。帶有異電荷時,則可相互吸引、凝聚而加速沉降。
帶電的煤塵云還能引燃瓦斯或煤塵。適合情況下,產(chǎn)生地點1m處的煤塵云的電場比電壓可達每1mg/m3煤塵濃度3V,如果發(fā)生冠狀放電或火花放電,就能成為危險的火源。
此外,固體物質(zhì)被破碎后,總表面積顯著增加,它的溶解性、化學活性和吸附能力也就顯著增加。所以煤炭只能燃燒不會爆炸,而煤塵既能燃燒,又能爆炸。
四、礦塵的危害性
礦塵的危害性很大:
1、礦塵可以引起職業(yè)病,如慢性中毒(鉛、汞礦塵)、皮膚病和塵肺等。
2、某些礦塵如煤塵、硫化礦塵可以爆炸。
3、加速機械的磨損,減少精密儀表的使用時間。
4、降低工作場所的能見度,使工傷事故增多。
所以,認真做好防塵工作,預防和控制礦塵的危害,是生產(chǎn)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礦塵概述通
第一節(jié)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一)粉塵:粉塵是細散狀固體微粒的總稱。
(二)礦塵:礦塵通常指礦井開采過程中能進入礦內(nèi)空氣中的細散狀礦、巖的微粒,懸浮于空氣中的叫浮塵,從空氣中沉降下來的叫落塵。
(三)粒度:礦塵的大小稱粒度,以其平均的橫斷面直徑來量度,單位為mm或μm(微米)。
(四)分散度:各種粒度的塵粒在礦塵總量中所占百分比,稱礦塵的分散度。我國通常將礦塵的粒度分為四級:<2μm; 2μm~5μm;5~10μm和>10μm。礦塵總量中微細顆粒多,所占的比例大時,稱為高分散度的礦塵;反之,如果礦塵中粗大的顆粒多,所占比例大,就叫作低分散度礦塵。礦塵的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愈難捕獲。所以在制定防塵措施時,必須考慮礦塵的分散度。礦井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礦塵,小于5μm的往往占80%左右。濕式作業(yè)情況下,礦塵的總量減少,分散度增加,個別地點小于5μm的塵粒可達90%以上。
浮塵在空氣中飛揚的時間長短與塵粒的重量、大小、形狀和空氣的濕度與流動速度有關。在靜止的空氣中,粒度大于10μm的礦塵,很快就能沉落到巷道的底板上。粒度小1μm的礦塵,要幾小時才能沉落。粒度小于0. 1μm的礦塵,在空氣中的動態(tài)和空氣的分子相似,所以能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表1為不同直徑塵粒在靜止空氣中,從1m高處降落到底板所需時間。
表1塵粒沉降時間
粒度不同,礦塵進入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可能性也不同。只有粒度小于5μm的礦塵,才能進入人的肺部內(nèi),它們是礦進防塵的重點對象。
二、表示礦塵量大小的參數(shù)
(一)礦塵濃度:礦塵濃度是指空氣中所含浮塵的數(shù)量,用兩種指標來量度
1、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浮塵的毫克數(shù),單位為mg/m3,它的測量方法稱質(zhì)量法(過去也叫重量法)。
2、每立方厘米空氣中所含浮塵的粒數(shù),單位為粒/cm3,它的測定方法稱計數(shù)法。
我國規(guī)定的礦塵濃度標準為質(zhì)量法。國外很多國家過去采用計數(shù)法,因其測定復雜和不能很好地反映礦塵的危害性,其中大多數(shù)已改用質(zhì)量法了。但在礦塵的科學研究工作中,有時還要用到計數(shù)法。
(二)比成塵量:為進入大氣中的礦塵質(zhì)量與被破碎的或運載的煤、巖質(zhì)量(或體積)之比,常用單位為mg/t(mg/m3)。
(三)成塵強度:為生產(chǎn)過程中,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的礦塵質(zhì)量,常用單位為mg/min。
煤礦作業(yè)的各個生產(chǎn)過程中都可以產(chǎn)生礦塵。按井下作業(yè)地點分,以采掘工作面的礦塵濃度最高,其次為運輸系統(tǒng)中和各轉載點。
對于同一作業(yè)地點,礦塵的產(chǎn)生量隨生產(chǎn)工序和生產(chǎn)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三、礦塵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
礦塵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與其原生巖礦不同,往往使礦塵的危害性增加,給防塵工作帶來困難。
礦塵的組分含量不同于其原生巖礦,其原因是組成巖礦的各組分的硬度和密度不同,破碎成細散的粉塵時,它的組分含量就會發(fā)生變化。例如,沉落在巷道底板和巷壁的煤塵,其中可燃物一般增大2~3%。浮塵中的灰分,或由于它的密度較大很快下沉而減少,或由于落塵飛揚而增大。
懸浮于空氣中的塵粒能因空氣的電離作用和塵粒之間或塵粒與其它物體碰撞、摩擦、吸附而帶有電荷。塵粒的荷電性與電荷符號篤防塵工作有重要的意義。
煤塵的電荷符號主要決定于煤的變質(zhì)程度、灰分組分長期存在破碎方式,可以帶正電荷,與可能帶負電荷。塵粒帶有相同電荷時,互相排斥,不易凝聚下沉。帶有異電荷時,則可相互吸引、凝聚而加速沉降。
帶電的煤塵云還能引燃瓦斯或煤塵。適合情況下,產(chǎn)生地點1m處的煤塵云的電場比電壓可達每1mg/m3煤塵濃度3V,如果發(fā)生冠狀放電或火花放電,就能成為危險的火源。
此外,固體物質(zhì)被破碎后,總表面積顯著增加,它的溶解性、化學活性和吸附能力也就顯著增加。所以煤炭只能燃燒不會爆炸,而煤塵既能燃燒,又能爆炸。
四、礦塵的危害性
礦塵的危害性很大:
1、礦塵可以引起職業(yè)病,如慢性中毒(鉛、汞礦塵)、皮膚病和塵肺等。
2、某些礦塵如煤塵、硫化礦塵可以爆炸。
3、加速機械的磨損,減少精密儀表的使用時間。
4、降低工作場所的能見度,使工傷事故增多。
所以,認真做好防塵工作,預防和控制礦塵的危害,是生產(chǎn)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礦塵概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