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晉心小匠隊赴大同花饃店尋訪花饃手藝人
山西大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除了名勝古跡外,大同的面食也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深入探索大同獨具匠心的面食,了解面食師傅心中的工匠精神,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晉心小匠隊赴大同花饃店開展了以“承古都之韻,傳匠心之魂”為主題的尋訪面食手工藝人的活動。
8月1日上午9點,實踐團成員來到了大同市云岡區(qū)恒安新區(qū)的一家花饃店。師傅為成員們講述了花饃的來源、典故以及制作過程。據(jù)史料記載,大同花饃在元代以前就產(chǎn)生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種樣式的饅頭,因花樣各異而命名為“花饃”?;x的制作原料以白面為主,另有豆子、棗、米類、胡椒等輔料;制作所需的工具為極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壓、搓、撥、按等。花饃除了可食用外,還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制作花饃花飾時,有時用米類、豆類等粘貼而成,有時用食用色素上色而成?;x表達了對祖先的祭祀、長輩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種方式。
隨后,團隊成員親身感受了花饃的制作過程。但事實上,即使如此精美的花饃,如今也面臨著手藝人越來越少的問題。在師傅看來,花饃既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是祖祖輩輩美好愿望的傳遞,他說:“做花饃是我的興趣,我希望把這個老手藝一直傳承下去。”
此次實踐活動使實踐團成員看到了花模制作的精妙與高深,見證了花饃師傅對這份手藝的熱愛與責(zé)任,了解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傳承過程中的困難與問題。同時,成員們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肩頭的責(zé)任,并表示要自覺承擔(dān)宣傳員的職責(zé),為匠心傳承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