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匯集點點繁星 傳承紅色基因”百人實踐團

作者:王坤 2024-09-03 19:55 來源:煤礦安全網 點點繁星 紅色 基因

  8月3日上午“匯集點點繁星 傳承紅色基因”百人實踐團成員前往四川省瀘州市護國戰(zhàn)爭紀念館探尋紅色記憶。

  護國戰(zhàn)爭紀念館位于瀘州市納溪區(qū)永寧街道五頂社區(qū)棉花坡路4號,原址為陶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在“討袁護國”戰(zhàn)爭中,時任護國軍第一軍支隊長的朱德曾將作戰(zhàn)指揮部設在陶家大院,坐鎮(zhèn)指揮棉花坡戰(zhàn)役,成為護國戰(zhàn)爭中以少勝多的典范戰(zhàn)例。

  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后,袁世凱違背人民的意愿,叛國稱帝。蔡鍔、朱德在云南組建護國軍北伐討袁,經貴州入川,1916年2月中旬駐護國彎頭(原敘蓬溪)。2月14日至3月6日,朱德奉蔡鍔之命,親率護國軍與北洋軍決戰(zhàn)于棉花坡,設指揮部在陶家大院。經過20個晝夜激戰(zhàn),大敗北洋軍,取得了護國戰(zhàn)爭關鍵性的勝利。

  陶家大院具有川南民居建筑的風格,三朝門、三重堂、四事院、八天井,大大小小38間住房雜屋,無論過廳、堂屋、廂房、后院、花園,房頂、房角、門楣、梁柱上雕梁畫棟,瑞草、靈獸、人物、花卉等盡顯高雅與凝重,是川南民居建筑藝術的代表之作。據介紹,1916年2月,朱德率部激戰(zhàn)棉花坡,借陶家大院作前線指揮部。在此期間與陶家父子結為知己,時而在花廳論天下大事,時而在流杯池旁唱和詠詩,以詩言志,時而屈膝談心,以表救民于水火之抱負,陶家人與護國軍猶如魚水之情。

  走進護國戰(zhàn)爭博物紀念館,一幅幅歷史圖片、一件件珍貴實物、一封封悠久文件,講述了當年在這片土地上的革命激情故事。“1916年2月14日至3月6日,英勇頑強的護國軍戰(zhàn)士在朱德將軍的指揮下,與來勢洶洶的北洋軍激戰(zhàn)20多天,牢牢地扼守著棉花坡一線……”隨著講解員生動詳細的講述,仿佛被帶入到那戰(zhàn)火硝煙的戰(zhàn)場,懷著對革命前輩的崇高敬意,駐足觀看蔡鍔、朱德等革命先烈的生平資料以及槍支、水壺、衣服、草鞋等一件件珍貴歷史文物,認真聆聽護國戰(zhàn)爭和棉花坡經典戰(zhàn)役,詳細了解辛亥革命和護國戰(zhàn)爭的光輝歷程。

  透過這段紅色歷史,我看到了中國軍隊不畏強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強團結精神,看到了中國軍隊為民族利益獻身的自我犧牲精神,以不屈不撓英勇抗爭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我們生逢其時,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戰(zhàn)爭的硝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也應心懷國家,樹立理想,努力奮斗。我們生逢其時,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戰(zhàn)爭的硝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也應心懷國家,樹立理想,努力奮斗,承先烈之明志,續(xù)紅色之基因。

煤礦安全網(http://getpedicuristjobs.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