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300水平二1煤“帶壓開采”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超化煤礦-300水平是本礦井的第二個開采水平,主要開采煤層為二疊系山西組二1煤層,煤層平均厚度約6.46米,其充水承壓含水層為L7-8、L1-4和O2灰?guī)r含水層,其中L7-8灰?guī)r含水層為礦井直接充水含水層,O2灰?guī)r含水層為礦井間接充水含水層,L1-4灰?guī)r含水層為奧灰水補給L7-8灰?guī)r含水層的橋梁和通道。
L7-8灰?guī)r含水層:厚度2.90~13.19米,平均厚度9.55米,距二1煤底板平均為13.96米,巖溶裂隙發(fā)育不均勻,富水性強,連通性差,補給水源不足,極易疏干,對礦井對開采影響小。因此, L7-8灰?guī)r水是礦井的疏放對象。
L1-4灰?guī)r含水層,厚度13.89~17.34米,平均厚度15.58米,距二1煤底板平均為48.14米;O2灰?guī)r含水層:厚度46.6米,上距二1煤底距離72.46米,巖溶裂隙發(fā)育,含水豐富,連通性較好;L1-4灰?guī)r含水層距O2灰?guī)r含水層10m左右,一般認為,L1-4灰?guī)r含水層水位與O2灰?guī)r含水層水位一致。
根據目前我礦水位觀測資料:觀6號及長觀井1孔觀測,O2水位標高為+87.5米,開采標高為-300~-480米,低于O2灰?guī)r含水層水位。為保證礦井正常安全“帶壓開采”,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二1 煤層“帶壓開采”可行性計算
根據上述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下面主要針對L1-4灰和O2灰?guī)r含水層進行帶壓開采評價
1、根據斯列沙列夫公式:
式中:t臨—臨界隔水厚度(m);
t實—實際隔水厚度(m);
Kp—煤層底板隔水層抗張強度(t/m2);
L—巷道寬度或回采工作面最大控頂距(m);
H實—作用于二1煤底板的實際水壓值(t/m2);
H臨—隔水層底板的臨界水壓值(t/m2);
R—底板隔水層巖石容重(t/m3)。
根據以上兩式計算出的臨界值,與礦井實際水壓值及隔水層厚度比較:
⑴、作用于隔水層底板的實際水壓值小于H臨,實際的底板隔水層厚度大于t 臨,則可認為底板是穩(wěn)定的,一般可正常采掘;
?、啤⒆饔糜诟羲畬拥装宓膶嶋H水壓值小于H臨,實際的底板隔水層厚度小于t 臨,則可認為底板不穩(wěn)定的,要保證安全生產,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作用于隔水層底板的實際水壓值大于H臨,而實際的底板隔水層厚度也大于t 臨,則可認為底板基本是穩(wěn)定的,但在巖石破碎地段,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作用于隔水層底板的實際水壓值大于H臨,而實際的底板隔水層厚度小于t 臨,則可認為底板極不穩(wěn)定的,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2、突水系數計算:
計算公式:
ts= P/(M-CP- MI) (3)
式中:ts—突水系數(kg/cm2.m);
P—隔水層底板承受的水壓值(kg/cm2);
M—底板隔水層實際厚度(m);
CP—采礦對底板隔水層的擾動破壞厚度(m);
MI—原始導升帶厚度(m)。
計算實際突水系數值與本礦區(qū)臨界突水系數值ts臨比較,若ts>ts臨,則工作面回采嚴重受水害威脅。根據《礦井水文地質規(guī)程》和鄭州礦區(qū)實際生產經驗,富水區(qū)或底板受構造破壞塊段臨界突水系數值ts臨取0.6kg/(cm2.m),正常塊段ts臨取1.0kg/(cm2.m)。
3、根據以上公式分別計算H臨、t臨、ts
二1煤底板以下主要隔水巖性多為泥巖、砂質泥巖及砂巖,結合現(xiàn)有開采情況,公式中主要參數分別為:
t實:實際隔水層厚度為48.14m;
Kp:煤層底板隔水層抗張強度42.6t/m2;
L:分別為5.0m(巷道寬度)和15m(工作面最大控頂距);
H實: 取480+87.5+48.14=615.64t/m2(礦井最低開采標高為-480m);
r:取底板隔水層巖石平均容重2.6t/m3。
?、?掘進巷道:
?、?當在二1煤層中掘進時,L取5.0m,H實取615.64t/m2,t實= 48.14m代入公式(1)、(2)分別計算得:
H臨=8023.1t/m2>H實(615.64t/m2)
t臨=13.06m ⑵ 當在L7-8灰?guī)r中掘進時,L取5.0m,H實取615.64t/m2,t實= 24.63m代入公式(1)、(2)分別計算得: H臨=2131.5t/m2>H實(615.64t/m2) t臨=13.06m 符合第⑴種情況,即巷道掘進是安全的。 ㈡ 采煤工作面: 回采工作面最大控頂距L=15m, H實取615.64t/m2,t實=48.14m代入公式(1)、(2)分別計算得: H臨=1002.7t/m2>H實(615.64t/m2) t臨=37.0m 符合第⑴種情況,即工作面回采時是安全的。 ?、?突水系數計算 礦井開采最低標高為-480m,P取61.56kg/cm2 ,M=48.14m,Cp根據經驗取15m,MI取5m,代入公式(3)計算得: 當ts= 2.19kg/cm2.m 根據《礦井水文地質規(guī)程》,該系數大于1.0,存在突水危險。 再根據公式(3)進行反算,結果如下: ?、?當ts= 0.6kg/cm2.m時,P=16.884kg/cm2,根據《礦井水文地質規(guī)程》,即開采-33.2m標高以上的二1煤層,基本不受底板水的威脅。 ?、?當ts=1.0kg/cm2.m時,P=28.14kg/cm2,根據《礦井水文地質規(guī)程》,在-145.76~-68m標高之間的富水區(qū)或底板受構造破壞塊段開采二1煤層時,存在底板突水危險;在-145.76~-68m標高之間的正常塊段開采二1煤層時,受突水威脅不嚴重。 ⑶ 當ts>1.0kg/cm2.m時,P>28.14kg/cm2,開采-145.76m標高以下二1煤層時,嚴重受水害威脅。 三、結論: 通過斯列沙列夫公式計算,承壓含水層與開采煤層之間的隔水層能承受的水頭值大于實際水頭值。根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269條規(guī)定,超化煤礦-300水平可以“帶水壓開采”,但必須制訂安全措施。 根據突水系數公式計算后得知,超化礦-300水平開采標高均在-300以下,屬嚴重受水害威脅。必須制訂并嚴格落實“帶壓開采”安全措施。 四、承壓水體上開采技術方案 1、深降強排 采用疏水井巷、疏水鉆孔,將含水層水位降低至開采水平以下,以保證安全開采。但疏水工程量大,設備多,電耗大,投資大;若井田內有奧灰,水量大、補給充足,難以實現(xiàn)深降強排方案。 2、外截內排 先采用帷幕注漿,截堵補給水源。再疏干降壓,將承壓水水位降至開采水平以下。要求水文地質條件清楚,補給徑流集中,帷幕截流工程易施工。 3、帶壓開采 在開采過程中利用隔水層阻力,防止底板突水。承壓水水位高于開采水平,底板要有足夠的強度能承受承壓水的壓力。帶壓開采方案經濟,但要探明水文地質條件,進行論證,并采取安全措施。 4、綜合治理、帶壓開采 帶壓開采,開采前,堵截地下水補給水源;開采過程中,疏水降壓。該方案既安全又經濟。 五、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以上方案對比,綜合治理、帶壓開采較為可行,具體措施如下: 1、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1)做好水文地質及構造地質工作:了解含水層、隔水層、巖溶、斷層、裂隙分布、承壓水賦存徑流、補給水源通路等情況。地質構造方面尤其要盡量查明井田內落差大于5 米斷層的水文情況,并按規(guī)定留設防水煤(巖)柱。必須揭露時,要采取預注漿封堵加固等安全技術措施。 (2)加強防探水工作:超前探明底板隔水層厚度、底板含水層含水性能、地下水導升高度、斷層含水性能及裂隙富水程度,要查明各采掘工作面煤層與承壓含水層之間的隔水層厚度變化情況,以及臨界隔水層厚度變化情況,以便及時為生產提供安全保證。當局部區(qū)域煤層底板隔水層厚度小于臨界隔水層厚度時應制定特殊措施或禁止開采。 (3)建立井上下水位水量實時監(jiān)測系統(tǒng),繼續(xù)增加井上下水文觀測孔的數量,分別形成O2和L1-3水位觀測系統(tǒng),設置井下水量觀測站,建立水文觀測制度,及時收集和整理水文觀測資料,及時掌握水位水量變化情況。 (4)對于查明的底板較為破碎的地段以及低阻異常區(qū),要對其進行注漿加固處理后,確保安全生產。 (5)嚴格執(zhí)行"工作面在投產前必須進行直流電法物探"制度和底板注漿加固改造的有關規(guī)定,對物探出的底板富水低阻異常區(qū),提前打鉆對太原組L1~4灰?guī)r富水區(qū)注漿改造加固。 (6)在采掘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和“防、堵、疏、截、排”的防治水方針。 (7)井下主排水設備和各地點排水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tài),特別是在雨季前要組織一次試運轉,增加排水設備,提高排水能力,確保各設備能正常投入使用。 (8)必要時設置專門的疏水巷道和疏水鉆孔,對局部塊段降壓疏干,降低高承壓含水層水壓至安全水頭值以下。 (9)每年要編制年度防治水工作計劃,并對上年度防治水工作進行總結,完善防治水措施。 (10)完善31采區(qū)排水系統(tǒng):31采區(qū)涌水自流至31采區(qū)水倉,經31采區(qū)泵房排水設施將涌水排至-300水平水倉,最后經-300主泵房排水設施通過排水鉆孔排至地面。 (11)對水壓大于3MPa的回采工作面,全部對L1-3灰進行底板預注漿加固。 2、開采安全技術措施 (1)選擇開采:按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先簡單后復雜的原則進行開采;對條件相同的煤層,先進行試采,總結經驗,找出規(guī)律,再逐步推廣應用。 (2)設置-300水平大巷防水閘門,以保護-300水平排水陣地,提高礦井抗災能力。 (3)改革采區(qū)巷道布置:減少過斷層,減少巷道交叉點數目,縮小巷道交叉點面積,巷道交叉點和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要盡量避開小斷層,無法避開時要對小斷層進行加固。 (4)布置工作面時,盡量縮短工作面斜長,提高工作面推進速度,正確確定工作面推進方向,降低工作面回采時對煤層底板的破壞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