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是新吳區(qū)復工的第一天,也是我跟隊學習的第一天,我跟隨河道清理的組織來到了他們的整治之處,展開了一系列的觀察和記錄。
在路上,領隊的楊師傅向大家介紹了這條需要大家齊心攻克的河道。前胡村浜,位于梁溪區(qū)廣益街道,該區(qū)域水域眾多。據先前的調查和估算,該河道寬度為7米,南起丁村前胡村,北接大寨河。楊師傅叮囑,理應以清淤活水、生態(tài)修復為主要手段,據現狀盡快制定出相應的整治措施。
抵達目的地后,經測量,本次整治的長度約為500米,河口寬10~15米,水深2米,河道駁岸為直立式擋墻。此外,我們還對其進行了水質評估。從監(jiān)測數據分析可知:水中的溶解氧、高猛酸鹽和化學需氧量指數均達標,主要是氨氮含量超標。因此,本次河道治理的重點便是如何削減氨氮。
為進一步了解氨氮的來源,我隨大部隊對河道的原有設施和現狀進行了分析。
該河道曾于2018年進行過整治,根據現場勘探,河道中存在如下設施:調水口、截污管、截污井、曝氣設備和浮島等。這些措施還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改造后該河的水質與環(huán)境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接著,我們又對前胡村浜的水質現狀作出了概括:水體透明度低、雨污水直排污染嚴重、駁岸污水、截污管和生活管道滲漏、居民廢水直排,以及垃圾落葉的堆積……
傍晚時分,結束了一天的觀察與推斷,我們對污染源作出了初步的分析與總結。
第一,點污染源包括:雨水口內的污水滲漏進入河道,對水質產生影響;1號橋左前方一百米截污管道有個污水預流口;雨天污水集水井內污水溢出,直接流入河道;周邊居民私接排污管道,生活廢水直排入河。
第二,面污染源來源是:降雨過后的雨污水直排入河道,而這些沖刷地表后的雨污水含大量的污染物質,這些污染物也是主要污染源之一。
第三,內污染源是:河底底泥中內源污染的釋放,由于河道兩岸雜草叢生,大量落葉沉積河底,形成腐蝕質。
最后,楊師傅認為這還不是最終的污染源結論,更精確的數據仍需要過兩天通過精密儀器進行測量后,才能有所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