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名醫(yī)——記川煤集團首屆十佳班組長石小軍
隨著攀煤公司花山礦技改擴能、高產高效礦井建設不斷深入,在打造“機械化、信息化、數字化”的礦井中,踴躍著無數默默無聞的建設者,石小軍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39歲的石小軍,21年來,在井下電器維護中,曾千百次將一臺臺癱瘓的機電設備成功“醫(yī)治”,他是根除機電故障的“名醫(yī)”,更是一位出色的班長。2009年,他以機電設備完好率達97%和98%優(yōu)良的工程質量,帶領三機班,榮獲四川省機電冶煤系統“優(yōu)秀班組”稱號,2010年,他被川煤集團評為“十佳班組長”。其實榮譽只是一張對工作成績出示的證明,而榮譽背后書寫的故事,卻要用日積月累的汗水力透紙背......
2008年他所在的采煤隊,實現了由炮采工藝向機械化工藝的跨越。因石小軍對機電技術嫻熟,三機班這個“兵頭將尾”的班長擔子自然就落在他的肩上,臨危受命的他深感責任重大,由于接觸的多是新設備,以往的技術幾乎用不上,他便從新開始,白天在井下揮汗如雨忙碌工作,晚上在家挑燈“充電”,經過對書本知識和實踐的結實,他逐漸成為綜采系統“治療”電器維護的“名醫(yī)”,以此贏得了領導和班組成員的好評和信任。
一次夜班,4067工作面QJZ—400/1140開關突然出現故障,跟班電工檢查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找出問題的所在,接到任務的石小軍步行1個多小時到達工作面,對開關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用萬能表在各觸點間進行反復測量,最后果斷地提出更換一個時間繼電器的處理方案,影響生產近三個小時的故障,石小軍只用了短短十分鐘就解決了,經過多次成功處理故障,贏得了無數青睞的目光。一次,在22201工作面采煤機截割電機損壞,必須整體更換,他第一個到達廠房,邊做更換準備,邊通知其他成員,等人員到齊時,爭分奪秒地將電機運往井下現場。井下工作場地受條件限制,人員多了反而影響工作的開展,他安排三名職工在上口卸電機,自己則帶了兩人到工作面去拆除壞電機,需要一個班(8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他帶領工友們5小時就順利完成,為本隊原煤生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帶頭容易,當好班長難”這是他當班長感言,但在他大膽管理,嚴謹的工作作風下,將原來一盤散沙的班組,凝聚成一個緊握的拳頭;一個班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是一個優(yōu)秀班組長航行的舵。他帶領班組成員在安全和工程質量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和作業(yè)標準,而且對班組成員絕不講情面。在電氣檢修過程中,最大的隱患是帶電作業(yè),他每次開工前都要給他們強調先停電、驗電,并嚴格督促。在處理22212工作面采煤機主回路漏電故障過程中,他安排的停電、看守電工,停電后未掛標志牌就在旁邊睡覺,被他抓個正著,嚴厲批評之后,給予了該電工當班有工無資的處罰。故障排除后,按規(guī)定要先用搖表檢測故障是否排除才能開機,但一名職工認為太麻煩想直接開機,他立即上前制止,堅持先檢測,確定故障已排除才同意開機。班后,為了消除這兩名職工的抵觸情緒,他利用下班途中的時間與這兩名職工談心,例舉了一些因為帶電作業(yè)或不按作業(yè)標準施工而引發(fā)的事故,再語重心長地假設事故發(fā)生后可能對職工本人、工資、家庭和單位造成的影響,有理有據的勸導,對職工心理造成了極大的震撼作用,當即認錯,并由最先的抵觸心理轉變?yōu)楦兄x。就這樣,在他的感染下,班組呈現出安定團結、工作熱情高漲的景象,取得了連續(xù)三年無輕傷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好成績,月月質量標準化工程達標。
在“管好自已,帶好班組”的同時,他還積極參與到該隊的經營工作中,為提高經營效率出謀劃策。針對材料配件成本高、領用程序繁瑣的問題,該班組成立了專門的檢修小組,把井下已損壞的接線盒、開關控制盤和采煤機電源模塊等配件進行回收,將能夠再利用的零部件拆解后分門別類統一保管,作為平時檢修的備用件,或將多臺同一型號的廢件拼裝成可用配件,每年節(jié)約材料費10萬元以上,有效地控制了材料配件成本支出。
擔任班組長3年多來,他刻苦鉆研業(yè)務知識,在班組中大膽管理,在他的帶領下,大大減少了機電設備故障,2010年機電事故影響生產時間比2009年減少80多個小時,間接創(chuàng)價值300萬元以上,為該隊月月高產穩(wěn)產創(chuàng)造了條件,特別在2010年1月,該隊以6.58萬噸創(chuàng)川渝地區(qū)薄煤層機組開采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