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三違”人員心理透析

作者:胡國書 2010-05-29 07:46 來源:中國煤炭網
由于工作的關系,近三個月來,每天都與“三違”人員有親密的接觸,聽了近百名“三違”人員釋懷心中的郁悶。仔細思考,幾乎所有的同志都有一個共識,歸究于自己的運氣不好或人緣差的關系。盡管單位在管理制度上考慮了人性化管理的元素,即對“三違”人員不是一查一罰了之,而是把重點放在教育轉化上,為此,還設置了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對他們進行思想轉化教育。但每個進來的“三違”人員通過10-30天不等的學習,“畢業(yè)”時仍然難化,更多的是把這段時間當成必須的“三違”處罰過程。這種心態(tài)是怎樣形成的呢?一是責任心的缺失導致個人心態(tài)的扭曲。如某“三違”人員是機護工,由于自己管理的開關設備喇叭咀松動被查出,定為一級“三違”。事實無爭,但他在心理上就是認為自己太冤枉,一個喇叭咀松動,緊緊螺絲即可,舉手之勞的問題,卻犯下了大錯,無論你從天講道地,他就是一個字“冤”。冤在哪里?當事人沒有多找自己工作粗心大意的原因,而是把焦點集中到誰查出的人的身上,為什么偏偏讓他給碰上,這一觀念象一塊大石頭死死在壓在“三違”者的心里。久久難已忘懷。二是不善于檢討自己,學會檢討是做人做事之大道。有人說:“不會檢討自己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不會檢討自己的企業(yè)是沒有希望的企業(yè),不會檢討自己的員工是不優(yōu)秀的員工”。這話我認為正好點到我們的痛處,可以從我們的生活中找到答案,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帶著剛學走路的孩子,不小心跌倒或在家學走路碰在桌子上,這時孩子在哭,父母卻說:“咱的了,碰在桌子上,我打桌子”。于是去拍打幾下桌子,孩子就不哭了。多少年來,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這就給孩子造成誤導,我去碰桌子,不是我的錯,是桌子的錯。責任轉移、矛盾上交、沒有承擔起自己責任。千百年來一直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所以就在我們血管里傳承了一種不承擔自己責任的文化,并且根深蒂固。如何平衡這種不良心態(tài),筆者拙見,多查找自己的差距與不足,多問問自己他人為什么和我過不去,多檢討自己,我的工作責任履行好了嗎?工作上有沒有粗心的地方?和領導、跟同事、與朋友的溝通協(xié)調如何?我會尊重他人嗎?等等。有問題不是別人的,是自己的,是自己的處事風格。對待自己的工作再認真一點,再細心一點,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運氣不好”和“人緣差”的問題。

煤礦安全網(http://getpedicuristjobs.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